您的位置:首页 > 足球资讯

人人体育网直播(人均体育场地3.5平方米,青岛全民健身“提档升级”

  • 2023-06-15|
  • 作者:|
  • 来源:极速直播

青岛市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印发,提出到2025年,公益性健身设施1.1万个以上,每年市级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90个——

人均体育场地3.5平方米,全民健身“提档升级”

“帆船之城”、“足球名城”、“田径之乡”,在青岛众多亮眼的城市名片中,体育元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深入推进全民健身战略中,青岛将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向健康青岛、体育强市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记者14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市发展改革委、市体育局制定了《青岛市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以作为《实施方案》)日前,方案正式印发,方案在2025年和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制定了具体目标,提出了七项重点任务和配套措施。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基本建成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公益性健身设施1.1万多个,人均运动场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 全民健身活动遍布城乡。 每年开展市级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90场,区(市)级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300场。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50%,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2人,各级体育社会组织不少于1800个,城乡居民“全国体检合格率《体格测量标准》达到95.5%。 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制度更加完备,标准更加完备,质量明显提升,争创全国全民体育健身示范城市。

到2035年,全面建立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全民体育健身设施日趋完善,智能化应用广泛推广,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赛事常态化。 全民健身已成为赋能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宜居性、建设健康青岛、体育强市的重要力量。

一批体育场馆“嵌入”市民生活圈,城市空间的“剩饭剩菜”正成为全民健身的“金边银角”,金边的“8分钟健身圈”便民惠民正在逐步建设中。 、体育赛事吸引市民参与……随着《实施方案》的实施,在青岛,健身空间更加便捷,健身活动更加丰富,健身方式更加科学。 更好的答案。

建在Easy House屋顶上的“空中足球场”。

更方便和流行:

推动全民健身太空航母升级

在市北区康定路10号,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正在如火如荼地工作。 在一阵阵机械的轰鸣声中,陪伴了人们20多年的宏城体育场,将迎来一场“蜕变”。 2024年再次投入使用时,将变身为由田径场、足球场、游泳馆、篮球馆、体育馆、乒乓球馆、户外运动场等组成的综合性体育中心,提供更多元化的健身场地可用。

人人体育nba直播_乐视体育网直播_人人体育网直播

宏城体育场改造升级是青岛完善全民健身设施布局的一个缩影。 “青岛连续九年将健身场馆建设纳入‘市办实事’,建成以笼式多功能运动场为主的体育场馆700余个,全市累计健身设施达到1.1万个,城市社区基本建成'8个“分钟健身圈”实现农村健身项目全覆盖,我市人均运动场地面积达到3.3平方米,高于全国2.62平方米的平均水平到2023年,新建、改建、扩建10个全民健身运动公园、健身步道和设施300个场所,进一步满足群众高质量、多元化的健身需求。 发布会上,市体育局副局长张欣给出的一组数字,描绘了一个全民健身空间资源不断丰富的青岛。

“根据人口因素统筹布局全民健身服务资源,是更高层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的新方向之一。根据常住人口总量、结构和流动趋势,合理布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是解决大众化、服务于资源供需错配、促进高质量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元明说。

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基本原则,《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构建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主渠道,有序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全民健身,积极打造便捷、绿色、适宜的全民健身新载体。 重点任务,持续优化全民健身公共资源多元化供给和科学布局。

加快建设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的主渠道。 《实施方案》提出人人体育网直播,优化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环境,鼓励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开展项目宣传推广; 夯实社区基层全民健身基础,将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务功能纳入社区服务体系,鼓励成立群众自发的体育健身组织。 更加规范地开展社区游戏; 规范壮大体育志愿者组织,促进更多体育成果全民共享,推动体育系统管理的专业场馆和设施分时段、分类型向社会开放。

有序推进城乡全民健身服务一体化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科学统筹全民健身资源布局,完善农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资源供给能力; 同步规划建设服务设施; 务实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契机,探索建立联动赛制机制,打造“黄”城市名片河流运动”等。

积极打造便捷、绿色、适合全民健身的新型载体。 《实施方案》提出,打造围绕群众的体育生态圈,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利用自身资源建设共享健身空间; 构建区(市)、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全市8分钟健身圈更加完善; 新建住宅区建设单位必须按照“人均室内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者人均室外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建设公共健身设施; 推进绿色、低碳、节能、实用、美观的体育场馆建设; 加快运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场馆管理和赛事服务水平。 在推动全民健身场所全面开放共享方面,落实公共体育馆公益性开放补贴政策,推动公共体育馆及其附属场所开放; 尽可能开放; 鼓励学校体育设施实行免费、低收费政策,并向社会开放。 已建成、有条件的学校,要对体育设施实行“两门一场,早晚两开”的安全隔离改造; 新建学校规划设计的体育设施必须符合开学条件; 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向社会开放自有健身设施。

华灯初上,海尔路东侧的一个夜间篮球场热闹非凡。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化已成为青岛全民健身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利器”。 将于6月上线的“全民健身一张地图”被列为全市12个重点数字化应用场景之一。 将具备全民健身地图、健身设施一键修复、赛事发布、健身场地预约等功能,建成后将有效整合全民健身设施、赛事活动等资源,提升数字化、精准化、便捷化体育公共服务。

正在进行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也为拓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空间创造了更多可能。 《实施方案》提出,结合城市更新建设、山顶公园改造、公园城市建设,储备足够的健身场地,建设配套的健身设施。 根据城市空间发展结构,因地制宜预留健身运动空间,将重大体育赛事纳入重点项目库。 结合山地公园环境改善,改造增加体育设施和体育元素,建设全民健身运动公园、户外活动营地等。统筹推进三类健身步道建设改造升级,即步行径、远足径和单车径,逐步建立覆盖全区的步行道体系。 到2025年,新建、改扩建12个体育公园,形成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包容性强的体育公园网络。

更多种类和更精确:

带动全民健身赛事多元化供给

从25000人参加、1000多场不同级别、不同类型赛事的青岛国际马拉松赛,到全年举办600多场次的社区运动会,日益多元化的赛事体系让青岛的全民健身活动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执行。

成功举办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青岛马拉松、海上马拉松; 支持举办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国际名校帆船赛(中国青岛)、崂山10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等自主品牌赛事; 横向策划山东半岛城市帆船拉力赛,继续举办青岛全民健身节、全民健身运动会、云运动会、智力运动会、社区运动会、“青岛球王”系列公开赛、时尚运动季……《实施方案》 ” “点名 开展多项竞赛活动,提出两项重点任务,积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竞赛活动体系,夯实广泛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群众基础,更加精准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多样化,竞赛活动丰富多彩。

积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赛事体系。 《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以品牌赛事、重点赛事、团体赛事为引领,构建多项目覆盖、多层次联动、多主体主办、多主体参与的全民健身赛事体系。全民参与;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组织完善社会力量举办赛事的注册、监督、评价和支持制度,适度扩大资助范围,调动社会力量举办赛事的积极性,持续繁荣赛事市场。 培育知名体育赛事品牌,让市民有更多机会参与和体验精彩的自主品牌赛事; 促进户外运动健康发展,进一步丰富山地户外运动产品供给,依托高山、河流、海岸线等自然条件,探索发展潜水、冲浪、滑水、跳伞、滑翔伞等时尚体验运动,促进户外运动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加强健身运动等安全监管。

夯实广泛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群众基础。 《实施方案》提出,贯彻老少皆宜的友谊理念,制定实施重点人群体质健康干预方案,在场馆设施建设、竞赛活动开展等方面充分考虑不同群体需求,加强“一老一少”人群健身方法的研发。 运动健身活动指导; 营造无障碍运动环境,支持完善残疾人运动训练和康复设施。 培养终身运动员,建立常态化的青少年体育服务机制,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提高职工参与度 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为职工配备健身设施和健身器材,基层工会可按照一定标准通过政府采购为职工会员购买健身服务。

市民在北灵山森林公园晨练。

从品牌活动到群众赛事,青岛将以丰富的赛事供给满足不同群体的健身需求,推动群众赛事真正触及群众,为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提供更多选择。

更科学更健康:

推动科学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5月20日晚,金沙滩啤酒城热闹非凡,热闹非凡。 在2023青岛西海岸全民健身音乐嘉年华暨刘耕宏音乐嘉年华现场,在“全民健身教练”的带领下,千余市民组成的健美操团,将青岛之夜带入了一场早早火热的健身狂欢。夏天。 这项活动之所以能“出圈”,不仅是因为其“健身+直播+音乐”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更在于人们对科学健身指导和全民健身氛围的迫切需求。

人人体育nba直播_乐视体育网直播_人人体育网直播

向群众送去健康指导,培育浓厚的全民健身文化氛围。 《实施方案》提出,稳步提高全民健身标准化科学化水平,着力营造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

稳步提高全民健身标准化科学化水平。 《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建立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库,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第三方机构的科研优势,探索应用新型全民健身运动。 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民健身中的应用。 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 提高全民健身专业水平,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机制,加强科学健身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深化体康融合,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探索政府、医院、企业、社区协同服务模式,建立多功能新型体康融合社区服务站点。 建立体康融合专家资源库,制定体康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推动实施体康融合惠民工程。

努力营造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 《实施方案》提出,培育青岛体育文化,讲好青岛体育故事; 实施全民健身文化创建工程,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体育,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提升城市体育文化软实力,打造一批科学健身传播平台,充分发挥发挥体育明星的正能量,加强青岛体育文化建设; 完善激励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定期开展达标测试活动,对达标者颁发证书。 探索建立科学的全民健身体育积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发放体育消费券或“体惠卡”,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品牌溢出效应支撑青岛传统体育走出去。

可以想象,随着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氛围的加快培育,全民健身基因将融入城市发展肌理,为城市注入更多活力。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到2025年,基本建成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公益性健身设施11000多个,人均运动场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

■全民健身活动遍布城乡,每年市级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90场,区(市)级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300场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50%,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2人,各级体育社会组织不少于1800个,城乡居民“全国体检合格率《体检标准》达到95.5%

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制度更加完备人人体育网直播,标准更加完备,质量显着提升,争创全国全民体育健身示范城市

到2035年,全面建立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全民体育健身设施日趋完善,智能化应用广泛推广,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赛事常态化。全民健身已成为赋能城市活力、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力量。宜居城市,建设健康青岛和体育强市

想爆料? 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qilu.com)提供新闻线索。 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资讯关键词】: 健身 全民 体育 赛事 青岛

回顶部